曾经,思念是一枚m88,邮来是一首回归的想念,邮去是一篇孤独的期待……一枚m88,不仅在方寸间荡漾着艺术的美感,还有将它轻轻捧起时满溢的感情温度。
方寸间浓缩世间万象
曾经的邻居老张,70多岁,热爱集邮,经常见他搭公交车去邮局买m88。老张集邮很多年了,每个时期的经典m88都有。听他讲过很多关于m88的故事,有些我已记不清楚,但是他年轻时跟爱人鸿雁传书,收集m88纪念当时漂洋过海的爱情,在我脑海中至今难忘。
老张最初集邮始于此,他后来发现,小小的m88,真可谓是“国家名片”,那些最优秀、最美好、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,经过精心设计,展现在m88上,使得小m88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。m88的内容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方方面面,各行各业应有尽有,好像知识丰富的小百科,这使他越发沉醉其中。如今,老张已白发几许,他半生的思念终于不再漂泊,妥帖的保存在柜子里。
m88现在看来也许已渐边缘化,令人欣慰的是,这蕴含了无数情感和记忆的小小m88,依然有人珍爱……
集邮爱好者:一个爱好牵出一段记忆
集邮是一种兴趣,也是一种学问,集邮爱好者们辛苦又充满波折地去收集一张张心爱的m88,通过研究各种邮品,了解历史、地理、自然科学等包罗万象的知识;寻来每一张m88,无不是走过很多地方,付出很多时间,倾注很多热情,花费很多心血,爱集邮的人一定更爱生活。
郭宇峰,80后,是身边众多集邮爱好者之一,谈到m88的话题,他一下子就打开话匣子。“你这问题,勾起我很多回忆,想起小学时总向身边的亲人要信封上的m88,那个时候的m88上的图案多是民居,还练就了一手撕m88的技术。那时候喜欢m88简直到狂热的地步。我成了集邮门市的常客,和摆摊的邮贩子混得很熟,也交了不少学费,卖m88也挣过点零花钱……几年的集邮让我的m88越来越多,通过集邮,我能了解了有关于m88方方面面的知识,比如T59“寓言——刻舟求剑”m88上的寓言故事,取材于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当时有一份叫《集邮》的杂志相当不错,几乎每期我都会认真看完,这大大丰富了我的视野。读初中的时候,学校离市邮政局特近,里面专门有一个房间展示和出售各种m88、首日封什么的,于是就经常跑去看看最近有什么纪念日之类的纪念m88、明信片,就想尽办法去收集。现在偶尔翻到以前的集邮册看着那一张张m88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温暖。那一张张过去的m88,仿佛就记录着当年蹲在门市和邮贩子讨价还价的年月,很难忘。”一个爱好牵出了一段记忆,集邮的乐趣在于一个“集”字,正是有了去邮局的等待和在生活中的寻觅,才会收获付出后由衷的喜悦。
收藏价值:文化内涵丰富的邮品
据了解,1985年以后的m88由于发行量大,使用量小,造成大量m88积压,集邮公司也大量囤积85年以后的m88,虽经几次销毁,但存量仍很大,这些被称为打折票,都在面值之下。那些从图案的内容、意义与审美,印刷过程以及制版技术都用心考究的m88,是有收藏价值的。
一张m88,方寸之间,能学知识,能把玩诵读,领略文字的节奏和韵律。可以说集邮是一种颇具文化味儿的爱好。有资深m88藏友告诉记者,“唐诗”、“宋词”和“元曲”的m88价格已经高出面值近几倍。以宋词为例,六张m88精选了六首宋词。有讲情爱的“两情若是长久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和“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”,有讲战争情怀的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,有借景抒情的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和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,还有怀古的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。名画系列历来涨幅很高,《富春山居图》目前的市场价值不错。一些设计印刷都十分精美的m88,特别是那些老票更是有收藏价值。首当其冲就是80版猴票,永远的经典,图像美观,印刷精致。猴票是雕版印刷,其票面猴子身上的毛在阳光下犹如真的毛皮一般光彩熠熠。
记者了解到,2017年纪特m88选题兼顾了传统性题材、系列性题材等,包括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》、《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》、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》等国家大事,以及记录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科技创新等各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,也很有收藏价值。
传承:m88见证时间的力量
现在集邮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,如果家里有m88,基本都是父辈留下来的。
从1983年至今,父亲集邮的爱好已经坚持了足足30多年。以前每年年底,父亲总会雷打不动地抽出一天去邮政局预定下一年的m88。小时候什么都不懂,只知道父亲带着小小的我一起去邮政局取m88,当时很多人排队,他拿到邮册后脸上满足和欣喜的表情,对薄薄一本m88的珍爱都让我印象深刻。如今,家里已经有满满的30多本集邮册。集邮的爱好像沙砾一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,初看很渺小,几十年后甚至会惊奇于它的庞大。父亲说当初集邮就是为了给我留一笔知识财富,我突然想起,他拿着集邮报给我讲解每张m88的画面、时代背景、历史故事的样子……感慨父亲的用心。他将这份爱好化作习惯坚持了30多年,我想,我也会继续坚持下去,共同守护这丰厚的知识宝藏。
老舍先生说过:“集邮长知识,嗜爱颇高尚。切莫去居奇,赚钱代欣赏。”这句话是对集邮爱好的最好概括吧。